|
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历史 > 夹江传说之嘉阳驿道的古迹

夹江传说之嘉阳驿道的古迹

关键词:夹江历史,阳驿道的古迹 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夹江在线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jiajiang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50836

    已有1网友参与纠错

嘉阳驿道是古代(乐山)嘉州到草坝和雅安的一条茶马古道,本人曾三次分段步行在嘉阳古道上,观赏了古道沿途的风景和古迹。
  1、白岩铺

  驿道出嘉州古城北门,溯竹公溪西行,一山拔地而起,名白岩山。山势峻秀,古有“天马云龙,异常秀丽”之誉。在明代,山下设有临江关和白岩铺。清代,关不存而铺仍在,算是离古城最近的铺递,也是嘉州出城后的第一站。铺下竹公溪又写作祝公溪。其得名或是《古今图书集成》所云“环溪多竹,俗名竹公溪”,或说是古代有一祝姓老翁居此之故,或说是以竹为姓的僚人在此聚居而名。众说纷纭,至今也无定论。

  东汉时,白岩山上开凿了大量的崖墓,人称白岩山崖墓。崖墓数以百计,规模之宏大,在四川崖墓中堪称老大。墓最大者门宽23米,高6米,深竟达42米,实为中国西南第一墓。由于洞子宏大,古为今用,关过壮丁,做过监狱,办过伙食团,甚至还成了走私毒品的毒犯们的藏身之地。

  宋代,白岩山经文人们开发,成为一处风景胜地。其中三座崖墓分别称为“白云洞”、“清风洞”、“朝霞洞”,洞壁摩崖刻有大量的碑刻,书法精妙,堪称嘉州的碑林。白云洞宋碑记道:“夹江县令高冲因干往平羌,来游三洞。时壬申(1092年)四月二十九日。”宋县令到嘉州旅游,取道嘉阳驿路了。

  1908年,英国学者陶然士调查白岩山崖墓时说:“宋代时期,嘉定的一群崖墓设有门廊,作为夏天游人的休息处所。文人骚客离去之后,往往在墙上写题记,这些早就被打开的岩洞,每个人都可以亲临现场去目睹宋人的得意之作。”这里讲的就是三洞宋碑。

  1914年,法人色伽兰来访,记道:“距嘉定北门十五里,赴雅州大道之左,有一带紫色红砂石极美之崖,其中凿有多窟,远望可见也,地名白崖。”还提到了路经白岩山的嘉阳驿道。

  其后,前来的中国学者比到乐山其他崖墓的要多得多,尤其是古建筑学家不厌其行,诸如梁思成、刘敦桢、陈明达、辜其一等。他们重视汉代建筑,而文人欣赏三洞宋碑,于是白岩山崖墓就更多地以建筑和宋碑驰名于世。

  白岩山在明代建有蕴真寺,“嘉定四谏”之一的安磐还在溪边新建了钓鱼楼、作垂钓之乐。那时,有两座崖墓摩崖开凿了大量佛像,崖墓一变而成了佛家的石窟寺,丰富了蕴真寺的内容。再后,蕴真寺名气越来越大,白岩山也被乐山人称为蕴真洞,进而音讹为相近的“人生洞”,留名至今。

  2、棉竹铺

  驿道离白岩铺到九溪口(今王河园旁)后,改溯竹公溪支流九溪前行。一路小桥流水,经矮儿桥而达九溪铺,铺因九溪而名,为嘉阳驿道西出乐山的第二个铺递。铺旁有古桥架于溪上,名万寿桥,现存为单孔石拱桥,自然是清代古风。

  驿道离九溪铺西行经接石碑,传说清代以前嘉阳驿道还是土路,盐老板们便出钱要脚夫们运盐到雅安后挑两块雅石,返回时铺在路上,把土路改成石板路。石板路完工后,人们立碑纪念出资的人,碑在搬运过程中不慎断裂,但重新接拢后又天衣无缝,故称该碑为“接石碑”。

  过接石碑后便是著名的棉竹铺,已是嘉阳驿道第三站了。该铺在明代名连珠铺,并曾设立过连珠关,“今曰棉竹铺,音转讹也”(民国《乐山县志》)。清康熙年间,诗人王渔洋(王士祯)走嘉阳驿道路过该地打尖,仍说是“食连珠铺”。棉竹铺在清乾隆年间设通镇场,“商业丝蜡,上达雅州”(民国《乐山县志》)。作为一个古集镇,老街还保留有些许老房子。驿道东头,古井犹存,虽然已经水泥整容。

  棉竹铺北行有山名女儿山,临青衣江,北宋初开渠引江水,成为乐山最老的两大古渠之一。明代重筑,名永丰埝,当局用水改革,“先水尾,次水头,彼此无碍而秋成加倍”,成为乐山水利史上最值得称道的一件事。清代乾隆年间把引水口下移至风洞老,使竹公溪水量倍增,可灌溉乐山城北6000余亩良田。主持其事者为乐山县知事江吴鉴,故此渠改名为江公埝,算是报其一饭之恩。江公埝竹林夹岸,绿影婆娑,碧水潺潺,竹篱瓦屋,风光旖旎。

  驿道离绵竹铺后改沿青衣江前行往石桥冲,驿道在敖口一段开造于临江山崖上,称为“敖口碥路”,属于栈道的一种。石桥冲下有古渡可通苏稽,为嘉州古城西面屏障,清代晚期为防止李蓝农民军进攻乐山城,清政府曾于此设关,名石桥关。

  当时的嘉定府知府史致康特地撰文吹嘘:“上通邛雅,环山带水,不异函谷、雁门,诚一方锁钥也。”小小石桥关,竟然敢与名震华夏的函谷关和雁门关比肩,真是吹牛不要本钱。不过,石桥关在当时当地交通的重要地位可见一斑。

  过石桥冲后,驿道进入夹江县境门坎铺,门坎铺也因之成为嘉阳驿道进入夹江县境后的第一个铺递。1927年开通成嘉马路(后改称成乐公路)后,棉竹铺到夹江的这段沿江驿道才告废弃。而它的景色,仍如当年王渔洋所吟咏的那样:“嘉阳驿路俯江流,寒风潇潇送暮秋。谁识蛮中风景别,洋州风竹戴嵩牛。”

  3、甘江铺

  门坎铺设于夹江九盘山,故又名九盘铺。九盘山古称九盘坂,沿江山崖错立,宋人杨翚记道:

  “有石峭拔如人立,俗谓之丈人峰”。峰后,清人所刻“丈人峰”题刻一幅,三字依稀可辨。

  九盘山上明清石板驿路尚存数段,大多沿崖侧而筑,行走其上,心惊胆战。故有“九盘羊肠”之称,被秀才们列为“夹江十景”之一,有诗道:

  “自古竞传蜀道艰,九盘犹不易跻攀。萦回鸟迹前仍后,曲绕羊肠去复还。屏蔽嶲南垂带砺,纲维汉北锁江关。王阳莫道邛崃险,至此应须末解颜。”

  将之与灵关道上著名的九折坂相比,可见当时九盘驿道之艰险。路虽险,仍然“车马往来,若蝼蚁之在途。”(杨翚《碧云亭记》)

  下山过盘渡河,渡口古称溺渡,后改名蟠龙渡。传说有神仙夜渡的神异,所以“溺晚渡”也成为夹江十景之一。清代建有石桥一座,名青云桥,为平梁石板桥,今已毁弃,仅有两岸桥头堡坎尚在。

  驿道过盘渡河即进入夹江平原。所经陶渡村一带在宋代属溺漹镇,溺漹镇为夹江宋代两大古镇之一。当时镇上曾出了一位名医皇甫坦,此公曾为宋高宗之母医治过眼疾,号称一代名医。宋高宗因之特赠一匾,题“清净”二字以名其轩。

  驿道沿青衣江西行而达甘江铺。甘江原名“乾江”,据说是因古代该铺南邻河道冬季干涸而名乾江。清初,王渔洋从成都南下嘉定,就曾“晚抵乾江铺”,并与夹江乔县令会面后于次日离乾江铺取道嘉阳驿路东去嘉定。后人图吉利,易“乾”为“甘”,改写作“甘江”了。

  甘江铺虽为古镇,可惜民国时连续两场大火,把老街烧了个精光。《夹江县志》载:“民国丁卯年(1927年)县南甘江镇火灾。焚毁数百家。逾百日又火灾,毁损房舍。”故今日甘江铺老街、最早的老屋也只是民国时的建筑了。

  不过,在铺西驿道旁响堂坝,却有乐山最早的古建筑杨公阙。阙为双阙,高达5米,全用红砂石砌成,阙上浮雕斗拱、瓦当、人物、龙、虎等浮雕,多姿多彩。阙身题铭为:“汉故益州太守杨府君讳宗字德仲墓道”,可知墓主曾任郡太守的高官。

  清代,何绍基路过,见杨公阙竞然处于水洼之中,有感而发:“响堂坝前森可睹,两阙相距才数武。一在水中一在渚。太惜邦人不好古。”照今天的说法,即是当地群众没有文物意识,不能自觉地保护文物。

  抗战时,梁思成前来调查杨公阙,对其现状作了有趣的描述:“清咸丰中,二阙一在水中,一在渚侧。唯著者调查时,皆位于田塍间,无复寒潭啮蚀之患也。”这也正是今天的状况。

  4、夹江古城

  驿道离甘江铺后经观音铺从夹江城南迎薰门进入古城,二十里驿路风光宛若江南,王渔洋当年路过,有文记道:“沟塍棋布,烟村暧然,类吴中风物。人家以竹为藩,微径通出入,时露茅茨,或闻鸡犬声,乃知有人。”确是一片田园风光。

  驿道所经薛村有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,出土过石斧、双肩石斧、陶杯、陶纺轮等文物,证明了夹江的人文史可早到三四千年前。《史记》载西汉宣虎所封之候邑就在夹江,故有史家认为汉南安县治就在夹江平原上,很可能即今夹江城。

  夹江于隋开皇十三年(593年)始设县,县治在今县城西北“泾上”,唐武德元年(618年)移于今地。方志评夹江地理云:“龙鼻耸峙于南,仙掌环绕于北。路当孔道,水陆交冲。”没有吹牛。

  远的不说,清代从成都往建昌(今西昌)就有经夹江走峨眉山下过大渡河而去的“峨眉后路”。康熙十九年,清军赵良栋数万人就准备从此道往西昌,在夹江等待了3个多月。后听当地人说峨眉后路虽近,但道险,“驰步俱难”,才改走嘉阳驿路到雅州转灵关道到西昌。

  唐代以来墙城均为土城,明天顺年间以砖砌城,到正德年间又以石砌筑,城高二丈,长五里。

  清代康熙、乾隆时重修,使城市平面“长圆而中直”,南面临江城墙平面为半圆形,故有“半月临江”之喻,城墙内沿墙街道也名“月亮街”,并保留至今。咸丰、光绪年间古城陆续有所修缮。到现在,城墙只剩城南一段,不过几百米残墙而已。在县城之内,可见古迹更少,留下来的文庙大殿也搬迁到千佛岩,作手工造纸博物馆的展厅去了。

  手工制造的夹江纸是四川一绝。本来乐山造纸自唐宋已经开始,当时多以树皮为原料。《蜀中名胜记》就载:嘉定州“尖山,其下为纸房,楮薄如蝉翼而质坚可久。”后逐步以竹代木。到明末清初,夹江因盛产慈竹、水竹、白甲竹等十来种竹,又兼山间多清泉,便逐渐成为西南著名的纸乡。康熙二十二年(1683年),钦定夹江纸为贡纸,乾隆十一年(1746年)又选为“文闱用纸”,用于科举考场。老百姓则用夹江土纸,如《嘉定府志》所载:“虽不能坚细,然甚需日用,盖川中半资其用云。”

  在夹江,还有称为“蜀中三大年画”之一的夹江年画,其出现在清代前期。在鼎盛时年销售达数百万份,远销云贵甘青等省。其中“黄丹门神”大量远销云贵地区,以至云贵山区在历史上有了“黄丹门神能驱瘟”的民谚。

  宋代以来,茶、纸、白蜡、丝、木都是夹江市场的主要商品。清晚期,北街已成了著名的纸市,昔日以茶易马的茶马古道也便成了嘉阳驿道的别称。

  5、古泾口

  驿道离夹江城溯青衣江西行,进入聚贤街,本为夹江水运码头,乡贤常在此聚会,故有此名。街依山傍水,清代民居古色古香,倒也不负此名。过聚贤街后便到了号称“青衣佳绝处”的千佛岩。青衣江在此受两岸高山约束,形成一个峡谷,从夹江平原远望,两山对峙,一水中流,夹江县名便因此而来。《古今图书集成》则说:“大江经县东,青衣经县西,故云夹江”,另成一家之言。

  传说秦灭蜀后,秦人不远万里迁居于此,比之于秦地之“泾河南口”而称为“泾口”。自古以来,此地是一处重要的交通孔道,北可通犍为武阳、西可去蜀郡青衣、南则往越嶲郡等地。著名的“平乡明亭大道”以栈道的形式构筑于悬崖之上,东汉南安县长王君平修筑此道的《南安长王君平乡明亭大道碑》也摩刻于此,到宋代尚存。

  现崖壁上汉代栈道犹存40米长的遗迹,主梁桩孔尚有8个,等距离的呈水平状排列,已是乐山境内仅存的汉代栈道遗址。唐以后,栈道依然存在,只是位置较前下降了约4米,木板梁到建国初也换成了石条。

  唐代,千米岩成了佛教徒们雕刻佛像的地方。

  《重修千佛岩记》载:“唐时好事者刻佛于岩上,累若千数,后人遂以名之曰千佛岩”。清代《重修千佛并灵泉记》则神秘兮兮地说:“唐初,邑人之僧人梦佛于岩上,以千佛石岩刻之,宛然有其神而助之”。要我们相信造像始于唐初。

  现在千佛岩仍保存了造像龛162龛,均有浓厚的唐代艺术风格。造像中众多的观音、千手观音、毗沙门天王等,表现了千佛岩造像浓郁的密宗色彩。弥勒龛中弥勒佛通高2.7米,是千佛岩中最大的佛像,或说是乐山大佛的“小样”,可作茶余饭后的谈资。梁思成当年调查,记录弥勒龛当时的状况说:“此龛现覆以楼,跨于官道上。”龛尚在,楼不存焉。

  千佛岩有历代游客留下来的数十幅碑刻,其中最令人玩味的是清代一幅题刻,碑文为:“正堂王示:禁止上下一带开厂打石,如违严究。嘉庆二十七年(1762年-编者)七月二十日立。”地方政府保护文物古已有之,不待今日。此外,民国时王秉勋所刻《天理良心》碑道:“讼则终凶,赢了猫儿输了牛。忍气莫告状。”王老乡遇上了原告、被告通吃的法官了。

  明末,为防止大西军进攻夹江城,明政府军在古泾口上设关驻军,并立牌坊名“铁石关”,直到1882年才毁于战火。今人发思古之幽情,重立牌坊,前后榜书:“铁石关隘”、“嘉阳驿路”,标示了古泾口重要的交通地位。

  6、木城坝

  嘉阳驿道溯青衣江而上,经双龙铺、迎江场后,沿青衣江北岸达芦溪铺进入洪雅县境,这是条清以后通行的驿道。明以前,嘉阳驿道则是从木城渡过到木城坝沿青衣江南岸西进。

  木城坝周边山脚在整修石面埝时曾出土过一些石斧,可见其地开发年代相当早。隋以前,由于木城坝位于古泾口之上,故称“泾上”。该地面广地阔,具备设置县治的条件,隋代开皇十三年(593年)所设的最早的夹江县城其实就在此处。唐代开元年间又于此设过南安县,而使后人误以为汉南安县城也设于此。明代设南安镇,仍沿用此名。

  明末清初,居民为抵抗张献忠农民军,依赖丰富的森林资源,突发奇想,架树木为栅作城墙,创造了中国城建史上之一绝,南安镇也因之另有了“木城”之名。民国时乃为南安场,号称夹江首场,木材、纸张是其交易的主要商品,在清晚期,与夹江城同为嘉定府两大纸市之一。1952年建木城镇,老地名南安并没有消失,只是作为一个乡名保留在木城镇南。

  木城坝上,除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外,在附近山崖上也有不少汉代崖墓,规模都小,数量也不多。

  在坝上还发现过宋代墓葬,是一座典型的石室墓。

  古建筑如崇圣祠、张家院子等也还可观览。这些文物虽说不上有多重要,但也表明了古代木城不可小视的地位。民国时,崇圣祠古为今用,在祠内办起了小学,小学还请来了两位成都“大脚会”的女教师任教。婆娘家又是大脚,居然要上讲台,自古未闻,真真轰动了整个古镇。

  木城镇出美女,但最有名的人物却是个男人,名叫邓通。《蜀中名胜记》载:“南安有邓通宅故址,前有玛脑溪。”《史记》载:“邓通,蜀郡南安人也,以濯船为黄头郎。”邓通拍汉文帝马屁有方,得赏严道铜山自铸钱,“邓氏钱半天下”,富得流油。成为乐山历史上最早成名的人物,也算得上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民营企业家了。

  出木城沿江而上,有渡口名石面渡,渡口旁原有汉柏一株,是两千年名木,可惜在30多年前被一所学校砍伐作了他用,只留下了“汉柏村”的地名和清代刘石父所书“汉柏”碑一通,算是立了个档案。

  石面渡是一处著名的渡口,是通往洪雅、丹棱等地的一处要津,渡口临崖,崖上有观音龛4龛,对联云:“何处去寻南海;此间便是普陀。”横披:“慈航普渡”。开造观音龛风行于驿道各处渡口,祈求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保佑跋涉于古道上的行旅。

  7、高岩渡

  驿道离木城后走雅河碥渡从石面渡过川溪河后,进入洪雅县境三宝镇,那是号称洪雅东大门的一座古镇。镇内有古庙一座,始建于唐,时名三宝寺,宋代改名慈航寺,清代又改名三江庙。旧时也是青衣江上一处船筏停靠码头,西康所需的盐米粮油多经此地输送。

  驿道当青衣江边,昔日行于路上,江水滔滔,平野漫漫,河风习习,垂柳依依,可谓赏心悦目。

  今人水电站一修,截江断流,水落石出,当年取道嘉阳驿道之美景不复见也。

  在江北岸与石面渡相对是芦溪口,清代设芦溪铺。现芦溪口周围山崖上汉代崖墓多达四百余座,说明早至汉代该地已有不少人居住。沿江往北有山名金釜山,又名主簿山,史载,昔有主簿于此炼丹,故名。据考这位主簿名叫李阿真人,与在夹江木城镇南灵泉山上修道的李阿真人是同一位神仙。

  仙人游踪不定,这山哪山,唯我所需。据传明太祖朱元璋还为此山留有墨宝,称之为“天下第一山”,推崇备至。

  驿道离三宝寺前行达将军镇,那是宋代洪雅五镇之一,旧有将军庙,镇因之而名。镇南洞门山有东汉崖墓,汉代这一带已有居民,宋代成为一大镇也就不奇怪了。

  经此前行是著名的高岩古渡,渡口附近有滩名龙吟滩。洪雅八景有三景在此,即“临江晚渡”、“龙呤春雨”、“犀牛望月”。时至今日,高岩古渡已被青衣江大桥代替,只“高岩义渡”四字石刻,标表着昔日的地位。龙呤滩之险,已成旧话,为此而建的镇江庙及供奉的李冰神像自然也杳如黄鹤,不复返也。

  古渡旁一山巍然,则是著名的隐蒙山。史载晋处士庞居正字隐蒙,隐居于此,留有庞仙洞古迹。

  山有寺名临江寺,明人袁子让、清人何绍基等大家均有题咏。寺有楹联道:“青衣江内浪滔滔欲洗尽人间幻梦;黄鹤楼中风浩浩想吹开世界迷关。”也算得一对好联。

  如此名山名胜,民国三十一年(1942年),县太爷特出布告说:“查兹临江古刹,为洪雅名胜古迹,应严加保护,无论何人,不得在此滋扰或损坏原有建筑,如违,定严拿重惩不贷。”第二年,县政府准备筹建临江公园,又发函云:“查兹临江寺负山面水,地势清旷,林木葱郁,既为乡贤庞隐士遗迹,又属县境名胜八景之一。而风景绝佳,附郭尤近,向为邦人士游憩之所。倘再利用天然环境,加以人工点缀,实一绝好之郊外公园。”政府重名胜而举善事,今人岂不该以为镜鉴。

  8、石笔定洪州

  洪雅县始建于隋开皇十三年(593年),其得名是因流经境内的洪雅川(青衣江)。另有一种说法是洪雅县中的“雅”字与雅安的“雅”字同源而来,均与李冰在青衣江凿离堆有关。

  北宋淳化四年(993年),洪雅从眉州转属嘉州,元代一度撤消并入夹江,到明成化十八年(1482年)又重置,为嘉定州属县。明正德八年(1513年),始筑石城,清乾隆四十五年(1780年)重修,筑城门六道。保留至今者只不过几百米长的城墙遗迹,城门洞则一个也没有了。

  城内文昌宫、雅雨楼在当年颇有名气,号称“雅江胜地”的雅江书院就在此地,为县老爷孙某捐俸修建,“以广文教也”;前之门楼名“雅雨楼”,“志风土也”。此公又在楼后建成高达26米的奎星阁,以其复杂的斗拱结构叫梁思成感叹不已。可惜在1974年8月被拆除,只剩得几个硕大的柱础让人们来推想它当年的雄伟景像。

  清末,李蓝(李永和与蓝朝鼎)起义时,义军曾路过洪雅而未攻城,事情如此之怪,故有传说道:当时的知县大人明知寡不敌众,为保住县城而拿出了几千两银子“勾兑”,让义军绕道而过。事后为了蒙混上司,便授意师爷创作了一个神话,说是夜间洪川老祖显灵,手拿石笔横扫义军,使义军不敢攻城。还现编了一首民谣道:“石笔定洪州,万年永不休。任随天下走,此地并无忧。任随天下旱,此地有丰收。”从此“石笔定洪州”的神话就流传了下来,县衙门水池中也就有了一支石笔挺立。数十年后,石笔迁到了东门外,一直挺立到1958年,直到它成了扩路的障碍而被拆除。20年后,好事者又重立石笔于东门外,要人们牢记当年知县大老爷与敌“勾兑”的故事。

  洪雅县历代为嘉阳驿道上的土特产品集散地,在宋代已有茶市,到清代取代峨眉,成为嘉定府茶叶中心,一县茶税就有2700多两,占全嘉定府茶税3800两的大半。洪雅之茶与五通桥之盐因之齐名,便有了“犍为之盐,洪雅之茶,商车贾舟,络绎相寻”之说。城南南坛街则是重要的水陆码头,以洪雅茶为主的土特产品由此搬上搬下,提高着南坛街的知名度。

  此外,洪雅县还是中国四大牛市之一,买卖耕牛,捎带供“五脏庙”的菜牛,年上市量达1万多头,其中70%是洪雅水牛。洪雅水牛专称“雅牛”,据说是耕牛中的大哥,体壮腰圆,耐力强,打得粗,卖得力,拖拉力大,强者可拉400公斤。

  为此,从道光二十五年起,这里就开设牛市。不知何时起,“雅牛”便闻名全国,远销川外8个省88个县,张扬着洪雅的名声。

  天生城嘉阳驿道出洪雅县城西门后,从马湖渡过青衣江就到了南岸安宁坝。马湖渡又名节娥渡,在宋代名鸡鸣渡。史载有一娼妓之女不堪其母之淫乱,到此渡投江而亡,士人谓之“节娥渡”,为不“淫乱”的女人们立了个无形的贞节碑坊。

  安宁坝上有庙名五龙祠,《洪雅县志》载:

  “七月八日祀唐巴川令赵延之。商贾幅辏,货物云集,自一日至十日方罢。”商品交易活动与社神祭祀活动相结合,可知“文化搭台,经济唱戏”的文经结合模式古已有之,今人何足道哉。离安宁坝往前是宋代洪雅五大古镇之一的止戈镇,有古碑载:“世传汉昭烈与武候会军于此,雍闿宾服,干羽遂停。”就是说刘备与孔明跑到这儿开神仙会,结束了南中之战,故名“止戈”。有专家还认为,最早的洪雅城就在止戈镇。

  止戈镇是古驿道上的水陆码头,洪雅特产如雅莲、木材等,多通过驿道运至乐山,雅州直至康藏地区所需的盐、茶,更要从乐山北运而来。故洪雅民歌唱道:“一双脚儿嘛痒,一双脚儿嘛梭,要朝哪里梭?要朝嘉定梭。嘉定什么多?盐巴、胆巴甚广多。”

  止戈镇南,花溪河与青衣江交汇处一山兀立,即是有名的皇城山。山三面环水,形势险要,山顶平坦,又称“千秋坪”。明末,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义子刘文秀等在张献忠死后,联合明永历帝抗清。永历十年(1656年),刘文秀因功封为蜀王,重提师经灵关道入川,取道嘉阳驿道到洪雅。因皇城山“带砺金汤,无劳凿筑”,选其为抗清复明的根据地,大兴土木,修筑王城,名之为“天生城”。

  9、天生城

  筑成后,刘文秀作《蜀王睿制天生城碑记》,记载修筑天生城事由始末,慷慨悲歌,有诸葛武候岀师表之忠。一年后,部将刘跃于马颈岩上立了一通高3.6米的大碑,录《天生城碑记》全文,世称“蜀王碑”。

  若干年后,清代仁寿“教育局长”洪雅老乡李若沆访得蜀王碑。细读之后,泪洒荒邱,留下一首诗云:“消磨风雨蜀王碑,万马南来欲帝谁。千丘叠叠余芳草,八面青青冷翠旗。为剔苔痕声已咽,不堪重听话流离。”

  如此名碑,不料在大跃进时被公社社员们打翻在地,分割为50个磉墩,拿去修生产队的公房去了。后经八方搜寻,总算找到48个,七拼八凑修复,凄凉地面对后人。而天生城只留得几处敌楼、马道、哨台遗迹和长约50米、高不到1米的城墙,聊以记录消失的史事。当年“白日有千人共守,夜来有万盏明灯”的盛况已然成为旧话。

  10、罗坝古镇

  嘉阳驿道从洪雅县城沿青衣江北岸西行,或从安宁坝渡青衣江,都必经中保坝。清代,有铺名中保铺,现存古迹只有清代建筑一座,名三圣宫,具体年代更晚至道光时候了。年代早的古物是坝子北面的9个洞崖墓,时属东汉,为洪雅县境内最西端的崖墓。崖墓规模不大,数量也不过十来座,但却表明了汉代人们活动的区域。有一墓门楣上还保留有“跪羊”浮雕,这在洪雅崖墓中已算是物以稀为贵了。

  然而,就此中保,在唐代却出了一位大德高僧知玄。唐僖宗亡命成都时,赐号“悟达国师”。其后,知玄又重修新都宝光寺,建宝光寺塔,后人尊为宝光寺开山祖师。

  中保铺东,青衣江中有一险滩名斑竹腔,古名百子沱,是青衣江上一处著名的险滩。传说古代雅州举子百名赴京应考,取道青衣江乘船下嘉州,路过此处遇覆舟之祸,百余人全部溺死,百子沱因此而得。中保铺西为义公坝,旧有龟山古祠,清代有义公庙,是义公坝得名之由。驿道过青衣江到罗坝,有义公渡相通。

  罗坝为洪雅县境内屈指可数的富饶之地,汉晋时均为严道县地,东晋设开邦县,唐开元七年至八年(719~720年)设平羌县,宋为荥经县易俗乡。

  设县为时虽短,毕竟是洪雅境内最早设县的地方,历史可谓悠久。

  宋人《舆地纪胜》载此地有一通张道陵碑,为汉灵帝熹平二年(173年)三月一日立。此碑在宋人《隶续》一书中题为“米巫祭酒张普题跋”。内容为五斗米道结社传授天师道法之事,内中有祭酒、鬼兵、天师等道家用词,是研究中国早期道教的极其重要的资料。

  然而,现罗坝镇内只有几座清代建筑,最有名者为灵官楼,楼处镇街中心,是罗坝古镇的标志性建筑。镇外有一古墓,据载是田锡祖墓,今人试作调查,果然为宋代石室墓,堪称胜迹,虽然不一定与田锡有关。不过,罗坝南的呵吒寺的田锡读书台史有明文,明人《重修呵吒寺记》载:“山右有灵泉,左有东岩,刻罗汉百八身。灵泉池碑亭石云:

  宋谏议大夫田锡读书之所。”

  田锡是洪雅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的大人物,范仲淹评价说:“天下之正人也,言甚危、命甚奇,尽心力而弗疑,终身而无违。”司马光、苏东坡皆有文评说。田锡著有《曲本草》一卷,为我国最早介绍曲和曲酒的专著。书中介绍了15种酒的配曲,介绍了号称用上百种药配制的“百药曲”,真正算得上“酒文化”。罗坝一地有了洪雅名儒田锡祖墓及其读书台,可为罗坝古镇增色不少。

  11、竹箐关 (当地人叫祝景关)

  驿道从罗坝溯江而上,便进入著名的竹箐小三峡。宋人《舆地纪胜》记为“金马峡”,明清时称为“龟都峡”。每年秋冬春三季,峡中江水碧如琉璃,倒影两岸,杂树野花,飞禽点点,恍若世外。迁客骚人路过此峡多有吟咏,清陈一津曾作《舟行龟都峡中》诗道:“十里万雷呜,空江水乱惊。天回双树僻,岩转万花开。”道出三分峡景。

  竹箐三峡适合于筑坝建电站,峡下的漕鱼滩水电站筑成后,水库淹没区上至“鸡冠石”,下至“水莲花”。恰好,当地流传有这样一首迷语诗,据说是诸葛亮所编,道是:“头顶鸡冠石,脚踏水莲花,有人识得破,光明万万家。”洪雅人说,漕鱼滩水电站的修建,正好破了这千古之迷。

  上峡止水岩在《舆地胜纪》中有载:“两山壁立,飞泉下注,垂数十丈,渚而为泉”,颇为壮观。清代维修峡中驿道,颇为艰难,现崖上留有嘉庆年间商民等到捐款凿山开路的几幅碑刻,碑文字中石匠某某,商人某某,都还清晰可见。

  峡口一山卓立,名叫龟都山,也称离堆,是四川众多离堆之一。《嘉定府志》发挥道:“蜀称离堆者有七,夔州、苍溪、南部、乐山四离堆皆天设,惟灌县、雅州三处当为李冰所凿。”又特别强调:“史记所谓离堆亦指嘉、雅界上言之。”即此龟都山也,乐山的是歪的。山上旧有李冰神庙,人称龟都府,昔日名气颇大,龟都山、龟都峡之名因之而来。

  竹箐峡东群山连绵,称竹箐山,以修竹成林而名。驿道溯江西进必得翻越竹箐山,山顶设关,《蜀中名胜记》载:“石甃梯磴,盘折而上,唐宋所设也。”明代设竹箐关巡捡司。明状元杨升庵取道嘉阳驿道去雅安路过此关,叹其艰险,有诗道:

  “束马悬车地,升猱隐穴形。俯窥愁净碧,仰睇失空青。”清顺治十八年(1661年),刘文秀部将郝承裔在此与清军李国英部进行了一场血战,落下了大西军在川南地区抗清战争的帷幕。清代关废,设竹箐铺。古为今用,竹箐关关门在40年前被拆去建了关旁的公路涵洞,只剩下石板大道聊作洪雅西大门的物证。

12、草坝

  驿道翻越竹菁山后,过名山河经水口镇而达草坝古镇,那是南丝路上著名的物质集散地,风行一时的“南路边茶”就是从乐山到达草坝和雨城雅安集中后转荥经、天全两地茶厂再进西藏的。

13、雅安姚桥

  古道前行直达雅安姚桥,嘉阳驿道在此汇入灵关道而告结束。著名的高颐阙就座落在姚桥,阙为墓葬石阙,为汉代益州太守高颐之阙。历经千年风雨,已然成为嘉阳驿道终点的标识。(信息来源:峨乐江网易博客)

 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1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833-5655057 传真: 邮箱:70132873#qq.com
地址:夹江县青衣街道体育路168号6幢13层15号 邮编:614100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夹江县在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